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敢进来,我就揍你(2 / 2)


那副嘲讽的神情,看得汪杰人恨得牙痒痒。

他便朝身后一挥手,“来人,都给我进去,务必搜到那个江洋大盗!”

说罢抬脚便往里闯。

陈墨双手抱胸,腰间佩剑纹丝不动。

一直到汪杰人走过他身旁,他都没有反应。

汪杰人心中一喜,看来这个一脸杀气的侍卫,也就是嘴上说得厉害罢了。

他一脚迈过府门的门槛,待整个人都入了府,陈墨忽然身形一动。

所有人都没能看清动作,只见汪杰人整个跪在了地上。

伴随着咔嚓一声,那是骨骼碎裂的声音。

陈墨站在他身旁,淡淡道:“我说过了,你敢进来,我就揍你。”

他必须在晋王府的门槛里头揍他,这样才是师出有名。

就算平西侯闹到圣上跟前,那也是汪杰人擅闯王府在先,陈墨正当防卫在后。

他是圣上亲自为晋王挑选的暗卫,职责就是保护晋王,守卫晋王府。

有哪个人敢说,他出手有错?

汪杰人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,陈墨一脚飞踢,将他踹到了大门上。

他的背重重砸到门上,方才被踢碎的腿骨移位,越发疼痛起来。

“快救我,你们还愣着干嘛?!”

汪杰人大呼小叫,而他身后那些京兆尹府的差役,却站在门槛外不敢进来。

有汪杰人做前车之鉴,谁还敢把脚踏进这门槛?

故而汪杰人离他们只有两步之遥,却没人敢上前扶他。

“帮他们一把。”

陈墨朝侍卫们说了一句。

众人不禁露出笑意,两个侍卫上前,将汪杰人拎小鸡似的拎了起来。

而后,丢出了晋王府的门槛之外。

许是丢的力气有些大,汪杰人一路滚下了门前的台阶,摔得鼻青脸肿。

他身后跟着一群差役,都没能挡住他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滚下去。

那个场面,怎么看怎么滑稽。

莫管事远远站在后头,见陈墨没有继续追打,这才放了心。

不要闹出人命就行,震慑他们一番,也好。

汪杰人被打断了腿,此事一传,那些有心要寻衅的人,也都消了这份心思。

晋王府一如往常,将大红的年画贴了起来。

红艳的窗花映照着窗外白雪,看起来格外赏心悦目。

深居府中,时不时的就能听见,附近府邸传来的爆竹声。

那想来是别人家的孩子正在玩耍,声音远远地传来,并没有那么吓人。

反而平添了一分趣味。

云旗和龙婉头一次听见这动静,都觉得十分有趣。

沈风斓便命人去外头采买了些来,让小厮们在院外放着玩。

啪的一声,两个孩子备吓得睁大了眼。

距离太近,这声音就大得太吓人了,并不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玩耍。

正要让小厮们收起来,便听得一声嬉笑。

“哥儿和姐儿才多大年纪,你就给他们玩这个了?”

竟是陶氏的声音。

沈风斓欢喜地迎出去,果然是陶氏来了,却是孤身一人。

她往常来晋王府看沈风斓,总是带着小陈氏和木清华的,今日却反常地一个人来了。

“舅母,怎么小姨母和大嫂嫂没有一同来?”

陶氏一面坐下,一面笑道:“你大嫂嫂的肚子一日大似一日,不便走动。眼下年关将至,你小姨母也有诸多事务要忙。况且……”

她神秘地笑了笑,“你小姨母也有了,不过才两个月,可不能往外传。”

“小姨母有了?”

沈风斓大喜过望。

小陈氏虽然出身好,又年轻美貌,省得沈太师之心。

但她到底是个继室,年纪太轻,反而显得压不住底下人。

如今有了个孩子傍身,那日后在太师府的地位,就会更加稳固。

沈风斓打心眼里为她高兴。

“你父亲老来得子,这心情一好,倒是去圣上跟前很替你求了一番情。若非如此,平西侯只怕还要不要脸地闹到皇上跟前去。”

沈风斓听她提及此事,怕陶氏责怪自己任性妄为,一时有些不好意思。

她抓着陶氏的衣袖,不禁摇了摇。

陶氏嗔道:“你也知道怕了?抗旨不尊的时候,怎么就不怕?”

“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,就算害怕,该如何处事便如何处事。难道因为那是圣上,就违逆自己的本心,不守原则吗?”

陶氏轻轻捂住了她的口。

“舅母没有责怪你的意思,只是下次再有这样的事,你提前同我打个招呼才是。”

定国公和陈执轼都不在府中,她后知后觉,才听闻沈风斓抗旨之事。

当即吓出一身冷汗,忙命人更衣,便要进宫去向圣上求情。

这衣裳还没换完,便听得小陈氏派人来报信,说她已经哄着沈太师进宫去了。

陶氏这才舒了一口气。

沈风斓越性撒娇起来,偎在陶氏身旁。

“事发突然,来不及同舅母禀报,害您担心了。”

她可以想象,陶氏一个人在府里,听到这个消息是多紧张她。

陶氏道:“你没事就好,对了,这是昨日你舅舅送回来的家书。”

她从衣袖里掏出书信,却是沈风斓极为熟悉的字迹。

那是轩辕玦的字。

“晋王殿下给你的家书,也随着一同寄到国公府。想来殿下是为了避嫌,不能与你直接书信往来,怕圣上误以为,他抗旨是你授意。”

沈风斓正要接过信,听见陶氏的话,一时不敢置信。

“舅母,您说什么?晋王殿下他……”

“是,他没有接那道圣旨,你舅舅在信中说了。你快打开看看,晋王殿下同你说什么?”

这几日来,他们分隔两地,各自都经历了不少的事。

想必有千万种愁肠,要彼此诉说。

陶氏柔声道:“我去看看哥儿和姐儿,你慢慢看吧。”

说着便走了出去,古妈妈随同为她引路。

沈风斓几乎手指发颤,慢慢地打开了那封信。

“惊闻圣旨已下,不知道你会作何反应,又是好奇,又是担忧。待听得你抗旨不尊的消息,竟然忍不住笑出声来。”

“国公同宜正,见我拆信,目不转睛。再见我发笑,以为你接了圣旨。听闻没有之后,面面相觑。”

“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思。你不接旨,才是心中爱重我,对不对?”

沈风斓看到此处,不禁笑了起来。

浣纱细看她的面容,却发觉她眼眶含泪,大为震惊。

她有多久没见过沈风斓落泪了?

久到她都记不清了。

“娘娘,你怎么哭了?晋王殿下信里头,都说什么了?”

丫鬟们都围了上来,生怕她有什么差池。

沈风斓笑着摇了摇头,示意她们无事。

她不过是喜极而泣罢了。

轩辕玦是真的懂她,明白她的心意,让她头一回有了归属感。

原以为,他信中至少会有一丝,对卫玉陵的愧疚,对这道旨意的犹豫。

可他没有。

反倒为沈风斓的举动欢喜,明白她是因为用情,才拒绝卫玉陵的灵位入府。

这让感到沈风斓心安。

她复又摊开那封信,往下细看。

“玉陵城气氛沉重,便是接了楼兰人的降书,也未能让卫家军的将士欢喜起来。愁云惨雾,得了你的消息,这才觉得心中云消雾散。”

他等这一刻,等得太久了。

“楼兰已降,不日将会送公主入京和亲。大军正在返程,很快便会到京。放心,待我回京,这些事情统统交给我来处理。”

“你便照顾好自己,记得让厨房,做你爱吃的红枣味年糕。待我回京若见了消瘦,必是不饶过你的。”

……

沈风斓将那信折好,贴在怀中,走到了窗边。

窗外,大雪将停,天斓居一片银装素裹。

明日,这些雪便要化了吧?

眼看年三十将至,晋王府上上下下都打点齐了,一应祭扫和年货也都备好。

满府里的人嘴上不说,心中都隐隐盼望着什么。

他们盼望,晋王殿下早日回来。

听闻大军开拔回京有数日了,怎么现在还没到?

没了晋王殿下在,这过年的味道,好像都欢喜不起来了。

沈风斓反倒很自在,把给云旗和龙婉的肚兜绣好,就没什么事情需要她操心了。

这份自在,与她从前想要的自在不同。

从前想要的,是孑然一身,无牵无挂,自由自在。

而现在的自在,是因为她知道——

那个人,一定会回来的。

有他在,她便自在。

芳姑姑照着宫里的礼俗,为云旗和龙婉的抓周,准备了许多的物品。

像是什么古籍字画,笔墨纸砚,珍宝玩器,都准备了一大堆,还生怕不足。

沈风斓却觉得,这个所谓抓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。

云旗和龙婉两个才一周岁,不单会走路说话,也有简单的思考能力了。

不像旁的一周岁的孩子,完全懵懵懂懂,随手抓一个就是一个。

那才有不确定性,才值得期待一番吧?

云旗和龙婉会给她抓个什么回来呢?

反正肯定不会抓到算盘珠子,或是胭脂水粉之类的。

云旗大概能抓本书,龙婉……

不抓把刀,她就阿弥陀佛了。

她连忙问芳姑姑,“抓周的东西里头,可有刀剑一类么?”

芳姑姑想了想,笑道:“自然是有的,若是抓到刀剑或是铠甲之类的,那说明大公子以后,会在军武上大有建树呢!”

见沈风斓沉思,她又补充了一句。

“娘娘是怕刀剑伤到大公子和大小姐吗?不必担心,那刀剑都是未开锋的,上头镶金嵌宝,只是装饰之用。”

沈风斓摇了摇头。

“我不是担心这个。”

不是担心这个,那是哪个?

“云旗若抓到刀剑也就罢了,若是龙婉抓到,那算什么?”

芳姑姑一时语塞。

她见过许多皇子皇孙的抓周礼,就算有孩子抓着胭脂水粉,也能强行解释说,将来有才貌双全的贤妻相助。

女娃抓到刀剑,这事她还实在没听闻过。

“娘娘或许是多虑了,大小姐是个姑娘,应该更喜欢珍宝首饰才对。娘娘若是担心,到时候奴婢就把刀剑一类放得离大小姐远一些……”

为着云旗和龙婉的抓周礼,府中上下才算有了一点生气。

而这一点生气,到除夕家宴之时,又彻底熄灭了。

今年宫中的除夕家宴,因为轩辕玦不在,沈风斓自然也没能入宫。

偌大一个晋王府,她独自一人过年,面对着一桌子的珍馐也失了胃口。

好在云旗和龙婉懂事,在房中喝过奶后,又来陪她用膳。

两个小小的娃儿,乖巧地各自抱着一个小碗,一左一右地坐在她身旁。

那小碗里头是蔬菜羹,他们还小,吃不了大人的菜。

兄妹两个手里捏的小勺,便是轩辕玦为他们亲手雕刻的。

沈风斓看着,越发没了胃口。

她不住地朝着院外看,一片红灯影下,并没看到那人熟悉的声音。

忽然便想起了,去年的除夕。

两人一时口角之争,除夕夜都没能一处好好用膳。

她在天斓居中,同丫鬟们一桌用膳,一片欢声笑语。

过后才听闻,那夜他就站在院门外,听了好一阵才走。

这是她到晋王府以来的,第二个除夕了。

这一次没有争执,却还是不能一处过。

她不禁轻叹了一口气。

“娘娘,别等了,殿下今夜,大约是回不来了。”

菜已经热了两遍了,沈风斓还是一口都没动。

眼看着,又要撤下去热第三遍了。

沈风斓忽然道:“嗯,不等了。”

他总会回来的,不急于一时。

沈风斓这样想着,终于提起了筷子。

“我一路策马疾行赶回来,就听见你说不等我了。”

院子里忽然响起熟悉的声音,众人欣喜地睁大了眼,朝着门外看去。

沈风斓不觉站了起来,果然看到那双熟悉的桃花眼,笑意盎然。

他身上还穿着战袍,看起来风尘仆仆,面容也消瘦了不少。

走进室中那一刹那,却像浑身发着光似的,照亮了一室。

沈风斓又是惊讶,又是欢喜。

见到他的一瞬间,千言万语,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了。

“爹爹!”

两个小奶娃坐在椅子上,手脚扑棱棱地,欢声大呼。

奶娘连忙把他们抱起,送到轩辕玦面前。

他刚伸手想抱,一下子反应过来,又缩回了手。

“爹爹一会儿再抱你们。”

他一身风尘,沾染到孩子身上就不好了。

沈风斓忙道:“快去备热水来,让殿下先行沐浴。”

说罢亲自上前,替他解下了外袍。

“殿下先去沐浴吧,让他们把菜再热一遍,一会儿正好用膳。”

这一下子,胃口忽然就来了,只觉得腹中饥肠辘辘。

轩辕玦笑着凑到她耳边,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,轻声说话。

“方才还说不等我了,现在是不是该补偿我一番?比如说,亲手伺候我沐浴之类的?”

他这一路赶回来,原是一身疲惫的。

不知怎的,见了沈风斓一下子就不累了,都有了开玩笑的精神。

沈风斓没有如他想象的那般拒绝,反而默认似的嗯了一声。

“还不快去?”

“啊?啊,好,这就去。”

------题外话------

沈风斓:晋王殿下没回来的第二天,想他……咦,你这么快就回来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