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百四十六章.一鸣惊人(2 / 2)

看着大家伙目光灼灼,貌似都在等自己开口,林逸喝着矿泉水,喝呀喝,咳咳咳,又忍不住咳嗽起来。

解释,怎么解释?

难道说自己半路“鬼附身”?

要么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咋整的,就“变身”了?

再来一次吗?你来个试试,又不是坐公交,投币就能上。

所以,面对大家疑惑的目光,林逸只能扭过脸,躲避。

不过林逸这种举动却被大家看成了矜持和谦虚,获得胜利,却依旧这么从容淡定,不骄不躁,难得啊,怪不得人家能够在书画艺术上走得这么远,修养就是不一样。

既然徒弟不好意思自己开口夸自己,那就来采访师傅吧。

那些港媒一窝蜂地就把岳汉,江东,还有王振三个老爷子围了起来。

追问三位是怎么教导徒弟的,是如何教会他左右开弓,一心两用,难道训练有什么技巧?

一连串的追问搞得三位老爷子脑袋发胀,头皮发麻,主要这些问题都太难回答了。

第一,林逸根本就不是他们真的徒弟。第二,左右开弓,一心两用他们自己都不会,又怎么教会别人。第三,训练技巧是有的,不过训的不是这个徒弟。

于是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只能含笑再含笑,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应对。

那些港媒还以为这三位也在谦虚,就更是追问不断,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。

无奈,小老头王振只好背着手,摇着脑袋,装模作样地说:“你们体的这些问题,很好,不过现在是画展时间,希望大家把话题用到这方面,不要因为小徒一点点的成绩,而耽误了画展这么重大的事情。”

王振这样回答,希望把这件事儿揭过去,别被媒体逮着不放,可那些媒体却以为这三老头品德高尚,不愿意因为自己徒弟的风头,而影响了内地和香港艺术的交流,就连海百川先生也这样认为。

所以海百川先生就主动向三位老人家握手祝贺,表示,你们教出一个好徒弟呀。

三老头已经不知该说啥好了,周围越是夸赞他们,他们越觉得老脸火辣辣的烫,毕竟这一切都是假的,他们根本没资格享受这些荣耀,换句话说,这些荣耀都是林逸一个人挣来的。

最后,顶不住了,还是王振这个小老头脸皮厚一些,就大言不惭地说:“事实上,我们在教导方面也出了不少力,嗯,书画之道在于心灵手巧,在于有名师指导。很显然,林逸已经出师了,我们已经没啥可以再教他的了。另外希望大家不要再打搅他,艺术,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,才能在这样的领域再创奇迹……所以,今天就到此为止吧。”

记者们这才松动,不再紧咬不放,不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些刁钻的问题,至于老头们回不回答,就看他们的心情了。

……

另一边,海百川先生貌似对林逸,哦不,对林逸的作品很感兴趣,竟然主动走过去,找到了林逸,说:“这幅作品可不可以卖给我?”

林逸喝着矿泉水,看着海百川---

“30万,可以吗?”海百川笑眯眯地问。

林逸:“……”

“怎么,嫌少么?也是,你这作品很难得,我看了,估计你以后也再画不出如此作品……不是我小看小哥,而是这种意境的书画是需要机缘才能创作出来的……这样吧,50万。”

林逸:“……”咕嘟嘟,喝水喝得更厉害了。

海百川看着他,暗赞道,这个年轻人,真沉得住气呀,于是就微微一笑,“既然这样,一口价吧,60万!”

林逸:“……”矿泉水从嘴角流了出来。

“60万已经最多了,不是我看轻于你,书画的价值是与作者的名气挂钩的,现如今很有名气的大画家,一幅作品也不过才几十万,你这幅作品我能够出到60万已经真的很有诚意了,你看如何?”海百川依旧很亲和望着林逸。

林逸擦一把嘴,笑道:“成交!”

天知道,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,30万已经够他吃惊了,最后又翻了一倍。

“呵呵,林先生爽快,不过这可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哦。”海百川亲切地和林逸握手。

林逸不傻,当然明白,人家画了60万买了自己的画,一定有人家的目的,既然不让说,那就藏在肚里,拿了钱才是硬道理。

林逸这边高兴,海百川也很高兴。实际上在商谈购买林逸作品之前,海百川已经和香港那三位青年俊彦做了商谈,按照每幅作品10万的价码,将他们刚才的作品收于囊中。

三位年轻人见有人肯出这样的价码买自己的画,早已喜出望外,却哪里知道,海百川紧接着又出了六倍的价码来买林逸的画。

海百川是香港著名商人,从商人角度上来说,他绝对不会做赔本的买卖。

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?

原因很简单,他拥有投资眼光。

不要忘了,他旗下除了这家大酒店外,还有一家新世纪拍卖公司,而这家拍卖公司经手过很多艺坛书画的拍卖。

就像收藏家一样,经手多了,就对哪些作品有价值,有升值潜力一目了然。

在海百川看来,三位香港画家的作品还不成熟,还略显稚嫩,10万块买下来刚刚好,只要三人中未来有一位能够成为大家,那么这幅略显青涩的作品就能卖上天价,几十万上百万往上翻,全都轻而易举。

相比之下,林逸的作品就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
虽然名不见经传,可是林逸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却充满了奇迹,尤其那耐人寻味的“左右开弓”,更是把这幅作品的成功贴上了“神秘”标签,海百川相信,不久之后,这样的消息就会不胫而走,而这个从未有过作品问世的年轻人,也会成为艺坛上的焦点,那么,他这第一幅作品,无疑,也会成为众人争相追逐的对象。

物以稀为贵,越少的东西就越有价值。

海百川相信自己的眼光,相信自己的判断,更相信这是个绝对一本万利的买卖。

不过,在与林逸交易完毕后,他忽然又对林逸本人产生了兴趣,与其只买他一幅作品,为何不在他身上下更大的投资呢?

海百川,忽然有了新的主意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