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重生:崛起香江第138节(2 / 2)


  石志坚一针见血,点出《明报》的弱点。

  五十年代,《明报》初创时期秉承文人创报气质,刊登的都是一些很上档次的文章,新闻内容也都很高大尚。

  那时候读书看报都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情。

  可是随着香港人口越来越多,普通广大群众对报纸也有了需求,所以《明报》做了一个改革,慢慢开始接地气,开始连载武侠小说来吸引订阅率。

  但文人骨子里那种不庸俗,不媚俗的姿态还是摆的很高,以至于《明报》销量虽有增长却依旧干不过《星岛》。

  直到七十年代初期,《明报》进行大改革,开始增发副刊娱乐版,内容全是新闻八卦,比很多媒体还要劲爆,才使得《明报》第一次超过《星岛》坐上了扛把子位子。

  而现在石志坚就是过来给金镛支招的。

  告诉他可以保持《明报》正版的高逼格,再弄一个很媚俗的娱乐副刊,取名为《明报周刊》。

  内容搞得烂俗一些,偷拍明星私房照,跟踪名人行踪,每天刊登一些连环杀手,后母虐童之类的新闻,把屎尿屁统统使上,越低级越没下线越好。

  听完石志坚这番话,金镛感觉自己的三观被震得稀碎。

  人,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?!

  第192章 【战神文!】

  石志坚才不会被金镛文人表面骗到。

  诚然,金镛老大是个不错的武侠大师,但同时也是个精明透顶的商人。

  这样烂的招数就算自己现在不说出来,日后明报还会走上这条道路。

  没办法,为了生存,大家都要各显神通。

  直到《明报》真正站稳脚跟,不需要再用这些媚俗文章哗众取宠,争抢流量之时,才有资格真正树立这家报刊高大尚逼格,而那差不多也要等到三十年之后。

  最后,按照石志坚与金镛的约定,如果《明报》新增的《明报周刊》,也就是《明报娱乐版》可以提升明报在业界的销售量,并且打败《星岛》的话,金镛就和石志坚的神话公司建立“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”。

  未来石志坚的汽水泡面可以用五折价码在《明报》上面打广告,《明报》全面支持神话公司的任何活动,并且坚决抵制刊登神话公司的任何不利消息。

  反过来,神话也全面支持明报,包括给明报各种活动赞助汽水泡面,鼓励职工全员订阅明报报纸等等。

  石志坚很满意这次明报之行。

  首先,把邹闻怀和邵氏公司的矛盾扩大化,让邹闻怀和邵大亨彻底决裂,连半点和好的机会都没有。

  其次,通过这次合作算是攀上了明报这个重要的新闻媒介,并且与金镛有了友好接触。

  最后,石志坚那篇烂文章竟然卖掉了!不足三千字的文章卖了三千块。

  算起来千字一千,比自认稿酬天下第一的倪框足足高出三十倍!

  对于石志坚来说,现在这三千块虽然有点杯水车薪,却也是救命稻草,因为他太缺钱了!

  ……

  翌日,清晨——

  湾仔街道——

  一名值守夜班的印度阿三,头上包裹着高高的缠布,穿着大红色的制服,挎着长枪,打着哈欠在楼宇门口看守岗位。

  两名巡警很是无聊地在街道上巡视,偶尔找个地方食支烟,偷个懒,

  冷清的街头只有出早市的人在叫卖蔬菜,早点,除此之外就是打扫大街的清洁工人,以及在路边扎摊买卖早报的小商贩。

  这个年代的香港,报刊杂志绝对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媒介,因此无论是上班族,还是那些有钱佬都喜欢在食早餐或者搭乘黄包车,巴士,以及坐私家车的时候读报。

  通过读早报可以得知这一天最劲爆的新闻消息,知道别人不晓得的八卦内幕,因此早报在各大类型的报刊杂志中,销量最好。

  为了多卖报纸,多赚钱,这些卖报的小摊贩就会起的很早,先到发行报刊的印刷厂取货,然后拿到自己的摊位上甩卖。

  别小看这种小买卖,一张报纸进价两分钱,可以卖到五分钱,足足赚足一倍。

  如果生意好的话,一天卖掉两百份报纸,就能赚够十块钱,一个月就是三百块,赚得比上班族还要多!

  如果报纸卖不完,也可以低价卖给那些炒河粉,做肥肠的,让他们拿了做打包纸,亦或者直接卖给废纸收购点,这样做多少又能收回一点本钱。

  此刻——

  报摊老板“跛脚龙”正在用手指沾着唾沫,翻看报纸,把拿到手的报纸先大致通读一遍,看看哪份报纸有劲爆消息,以便他摆在显眼的地方充当今日的“头牌”。

  很快,跛脚龙就被一份新报纸上面的一则新闻给吸引住了。

  他仔细地翻看了一遍,却是这段时间销售量暴跌的《明报》新增副刊。

  是人都知道明报干不过星岛,尤其昨天还被星岛吊打,没想到今天就倒腾一个副刊出来,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。

  “现实版《笑傲江湖》!邹闻怀和邵大亨不得不说的银海故事!”

  头版头条标题挺醒目的,再往下看内容,跛脚龙的三观直接被洗礼!

  “邹闻怀战神回归?发现老婆在菜市场背猪,女儿住进狗窝,一声怒吼,邵氏三千将士一起同他叛逃……”

  就算跛脚龙文化不高,却也差一点一口老血喷出!

  “这也太能编了吧?”

  换做以往,跛脚龙对于这种新增报纸是不看好的,毕竟未得到市场检验,好不好卖还是未知数,可是在看了如此狗血的文章之后,不知为何,他的心中竟然涌出一股无法形容的舒爽感。